原版序 - 数据结构 - 机器学习
数据结构 -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块链精品文章 » 正文
原版序
1066 人参与 2018年09月14日 13:46 分类 : 区块链精品文章 评论
近10年对去中心化科技的发展而言,是非常有趣的。过去的30多年里,尽管密码学家、数学家和程序员致力于发展 越来越专业和高级的协议,试图从不同的系统中——从电子现金到投票再到文件传输——得到更强的隐私和验证保证,但进展依然是比较慢的。区块链的发明——或 者更一般地说,中本聪于2009年发明的公共经济共识——被证明是拼图中遗失的最后一块。它独立带领这个行业,开始了接下来的大幅向前跨越发展。
外部政治环境也恰逢其时。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对主流金融的不信任,无论是企业还是担当监管者的政 府,这进一步刺激了对其他选择的需求。2013年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事件,揭示了美国政府在人们一度认为是隐私的领域里非常活跃,从而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尽管区块链技术结果并没有被广泛采纳,但是从很 大程度上来说,其内在的去中心化思想已经被主流所接受。
从苹果手机到WhatsApp,各种应用都开始使用密码技术,其功能之强甚至连开发软件和维护服务器的公司 自己都无法破解。对那些更愿意把企业而不是政府视为恶魔的人来说,“共享经济1.0”出现后,已经越来越被证明它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了。顽固而又垄断的中 介不但没有被去除,像优步(Uber)这样的巨人反而简单地用自身来取代中间人,而且往往并不一定做得更好。
区块链,以及一系列我称之为“加密2.0”(crypto 2.0)的科技,提供了一个吸引人的方案。与其寄希望于我们打交道的对方能够诚实,不如建立一个能够内生包括我们想要的东西的技术系统。这样即使里面的参 与者是腐败的,系统本身也能保持正常运作,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在加密2.0里,所有的交易都带有密码证据的审计跟踪。使用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网络,可以减少我们对单一服务 器的依赖;密码公钥带来了可移动的用户控制下的身份认证概念。更加先进的数学工具,包括环签名、动态加密和零知识验证,保证了用户的隐私权。用户可以放心 地将数据公开存储,使得数据的部分特征能够被验证,甚至用于计算,同时并不泄露任何个人细节。
最使区块链技术早期拥护者惊奇的,是在过去的两年里,大量的企业和机构纷纷快速接受了区块链。从2011年 到2013年,区块链——或者现实一点说,仅仅是比特币——还仅仅是密码分析者们在理想化地鼓吹“与霸权斗争”。到现在2016年,重大的消息都是诸如 IBM或者微软的协作、英格兰银行的研究报告,或者某个银行联盟又宣布有新成员加入。
究竟发生了什么?我认为,部分在于,密码学家低估了大企业和银行的灵活性、技术进步的渴望性,甚至它们的理 想化性。我们常常忘记了,大企业也是由人构成的,而且大企业里的人和我们在聚会上碰到的普通人一样,也有相似的价值观和忧虑。尽管看上去,我们的“信用机 器”——《经济学人》杂志对区块链的称谓——不过是对中心化信用锚的取代,无论是在金融界还是其他领域,都依赖于现实生活中的声誉和监管,但是现实其实远 比这复杂。实际上,机构之间并不是完全互相信赖的,而且某一行业中处于中心化的机构,也和普通人一样,对其他行业的中心化心存疑惑。对生产和销售电力的能 源公司来说,在去中心化市场销售和中心化市场销售是一样的,它们甚至会更偏爱前者。
进一步来看,许多行业其实已经去中心化了,虽然行业外的人某种程度上并没有理解。但是这种去中心化是低效 的,它需要每个企业依然维持它的用于客户管理、交易和数据存储的基础设施,还要调解和其他企业打交道时的系统冲突。围绕市场领导者的合并,实际上会使得该 行业更有效率。但是无论是行业内的竞争者,还是反垄断的监管者,都不愿意接受这个结论,因此必然会陷入僵局。直到现在,去中心化数据库的出现,意味着从技 术上能够复制单一垄断所带来的网络效应收益,因此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联合起来,同时不需要真正创建一个垄断体,从而避免了垄断所带来的所有负面 效应。
这就能解释在金融领域对联合链、在供应链行业对区块链应用以及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系统的兴趣,它们都使用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来享受共处一个平台的好处,同时由于不用确定谁能控制平台,也就不存在控制者滥用垄断地位的问题。
自2009年1月中本聪创造比特币后,4年来人们主要关注比特币作为货币所具有的支付和价值存储功能。 2013年,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区块链2.0”应用:把支撑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根本技术移植到其他应用上,从域名注册到金融合约再到众筹,甚 至包括游戏。在我自己的平台以太坊(Ethereum)系统,核心就是把嵌入协议底层的图灵完备编程语言作为终极的抽象的基础层,使得开发者能够利用区块 链的核心特征,围绕任何商业逻辑或者目的去开发应用。同时,像星际文件系统(Inter Planetary File System,简称IPFS)这样的去中心化存储平台开始涌现,密码学家们也掌握了可以和区块链技术结合使用的新工具来增加隐秘性,特别像零知识简洁非交 互式参数(Zero-knowledge Succinct Non-Interactive ARgument Knowledge,简称zk-SNARK)。图灵完备式的区块链计算和使用相似密码技术的非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网络的组合,加上区块链和高级密码学的结 合,是我起“加密2.0”这个名称的原因。这个名称听上去也许有些过于雄心勃勃,但我认为它捕捉到了最广泛意义上的精髓。
那什么是加密3.0呢?部分会是加密2.0中某些趋势的延续,特别是能同时提供计算抽象和隐私的广义协议。 但同等重要的,是目前区块链范畴中心知肚明却避而不谈的——可延展性。目前,现有的区块链协议都有一个特性,就是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都必须处理所有交易。 这个特性一方面提供了高容错度和安全性,另一方面也付出了网络的总体处理能力受限于单个节点的处理能力的代价。
至少在我看来,加密3.0应该包含能够克服这种限制的方法,从而真正达到足以支撑主流的大范围应用的规模[精通技术的读者也许已经听说过“闪电网络”、“状态通道”以及“分片”(sharding)]。
另外,还有采用的问题。除了货币意义上的使用,在2015年虽然有很多人谈论加密2.0,开发者也释放了基 础平台,但仍缺乏实际意义上的应用。2016年开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新兴公司还是机构玩家,已经开始开发原型解决方案。当然,其中绝大部分都将走到死 胡同,最终毫无下落。这在任何行业都是不可避免的。众所周知,90%的新公司都会倒闭,但是成功的那10%很有可能在将来某一天能够把规模扩大到其产品能 够触及数百万人——这时候真正的乐趣就开始了。
也许《商业区块链》这本书,能够激励你去了解,或者加入对商业区块链的改进中。
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
以太坊创始人
2016年4月
来源:我是码农,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www.54manong.com/?id=497
微信号:qq444848023 QQ号:444848023
加入【我是码农】QQ群:864689844(加群验证:我是码农)
- 走向繁华的目标2018-09-04 23:19
- 分布式数据安全2018-09-14 13:18
- 想投资所有数字资产项目的大亨2018-09-27 16:44
- 3.5 策略管理和访问控制2018-10-15 11:04
网站分类
- 数据结构
- 数据结构视频教程
- 数据结构练习题
- 数据结构试卷
- 数据结构习题解析
- 数据结构电子书
- 数据结构精品文章
- 区块链
- 区块链精品文章
- 区块链电子书
- 大数据
- 大数据精品文章
- 大数据电子书
- 机器学习
- 机器学习精品文章
- 机器学习电子书
- 面试笔试
- 物联网/云计算
标签列表
- 数据结构 (39)
- 数据结构电子书 (20)
- 数据结构习题解析 (8)
- 数据结构试卷 (10)
- 区块链是什么 (261)
- 数据结构视频教程 (31)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12)
- 百面机器学习 (14)
- 机器学电子书 (29)
- 大数据电子书 (37)
- 程序员面试 (10)
- RFID (21)
最近发表
- 找出数组中有3个出现一次的数字
- 《百面机器学习》电子书下载
- 区块链精品电子书《深度探索区块链:Hyperledger技术与应用_区块链技术丛书》张增骏
- 区块链精品电子书《比特币:一个虚幻而真实的金融世界》
- 区块链精品电子书《图说区块链》-徐明星 & 田颖 & 李霁月
- 区块链精品电子书《是非区块链:技术、投机与泡沫》-英国《金融时报》
- 区块链精品电子书《商业区块链:开启加密经济新时代》-威廉·穆贾雅
- 区块链精品电子书《人工智能时代,一本书读懂区块链金融 (互联网_时代企业管理实战系列)》-马兆林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
全站首页 | 数据结构 | 区块链| 大数据 | 机器学习 | 物联网和云计算 | 面试笔试
var cnzz_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 : "http://");document.write(unescape("%3Cspan id='cnzz_stat_icon_1276413723'%3E%3C/span%3E%3Cscript src='" + cnzz_protocol + "s23.cnzz.com/z_stat.php%3Fid%3D1276413723%26show%3Dpic1'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本站资源大部分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评论专区